
什么是反补贴税征收程序条件
标签:反倾销,反补贴
以下是反补贴税征收程序条件:
书面请求:应由受补贴影响的产业或产业代表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起补贴调查的书面请求。
立案:反补贴调查机关可以应产业代表提出的书面请求或基于自己掌握的证据立案;
磋商:在发动调查以前,调查机关应邀请其产品涉及到的成员方参加磋商以澄清补贴事实,并达成各方所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调查:一旦调查机关认定有关证据足以发起调查,调查即可进行。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补贴和损害的存在,并确定数量和损害的数额。
反补贴税的征收:若调查机关确认存在补贴、符合相当数量要求,并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则进口国当局有权决定是否及按何数额征收反补贴税。
临时措施:自调查发起日满60天后,调查当局初步确认存在补贴并且受补贴产品对国内产业已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为防止在调查期间继续造成损害而有必要采取临时措施,征收反补贴税。
承诺:如果进口国政府接受出口方作出的下述承诺:
政府同意取消或限制补贴或反补贴税;
出口商同意修正其价格并使调查机关满意地认为补贴所造成的损害性影响已经解除,则调查程序可以停止或终止,而不再采取临时措施或反补贴税。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三条:补贴,是指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
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以下统称出口国(地区)政府。
本条第一款所称财政资助,包括: